小農特區:清明採梅去

台灣梅樹有4大產地,分別是南投信義鄉、花東縱谷鹿野鄉與富里鄉、高雄六龜、寶來、桃源鄉,以及台南梅嶺。台灣4大產地中,南投信義鄉的梅子以又大又多著名,花東縱谷以梅園景色優美聞名,日本大批搜購台灣梅子,主要選擇高雄寶來與台南梅嶺一帶的梅子,原因就是:台南、高雄的天氣較乾、雨水較少、梅子很紮實。

梅子相關食品,是一直在日本流行的天然健康食品青梅為天然鹼性食物,含有豐富的有機酸、礦物質及維生素,可中和身體酸鹼值,對於愛好酸性食物者有調節體質的功效,長期食用可促進新陳代謝、幫助消化,並可加工成梅醋、梅酒、梅精、紫蘇梅、脆梅、梅酵素等多樣化食品,可入菜料理或飲品,用途多元。梅精就是把7分熟青梅採下並萃取汁液,長時間以小火熬煮,直到梅汁濃縮成濃稠黑色膠狀體就成梅精。梅精嘗起來極酸,進入體內卻成強鹼,可改善酸性體質,難怪在日本對於梅子,稱之為鹼性食物之王。

清明前後是採梅的季節,梅花剛謝,梅樹剛結果不久,一顆顆青梅在樹上,隨風搖曳著,這時候的天氣還不算太熱,在海拔比較高的山上,還是可以感受到涼意~

2年前,豆油伯小編剛好有機會和同事們拜訪梅農們,我們一群人從屏東竹田出發,在前往高雄桃源鄉的路上,看見了層層山巒綿延,空氣清新,景色無垠,那時候,距離八八風災重創2021線道,還沒有幾年,道路和山峰還在修復中,所以一路上都還是看的見當年莫拉克風災所造成的傷害,一片山林中總有一道又一道的土石流傷口...

中午在中途站寶來用完餐,我們依著當地大姐的引導,順著小徑蜿蜒,一路向前

小農特區:清明採梅去

即使山谷交錯的風景美的讓人驚呼,但崎嶇的道路不免讓人膽戰心驚,搖搖晃晃,伴隨著偶爾的尖叫聲,終於抵達預計採梅的地點了。

我們抵達時,梅農們早已經開始工作,山坡地上鋪著網子

小農特區:清明採梅去

有些梅農爬上梅樹,拿著竹竿敲打著梅樹,讓青梅因敲打自然落下,看起來好像是用蠻力敲打,但實際上小心避開了樹葉和較脆弱的樹枝,以不破壞樹體結構為原則,達到永續經營。

大姐一邊敲梅一邊解釋:「這裡的梅子都不灑農藥的,讓梅子依著四季開花結果。

大姐開心且驕傲地向我們介紹整片山頭的梅園與青梅成長史,而我們深深地被她對生活的知足與熱情感染。

看起來簡單的敲梅動作,讓我們一夥人爭先恐後拿著有限的敲梅工具,用力敲打梅樹,只見樹葉片片,不見粒粒飽滿的梅果落下,原來敲梅需要技巧與厚實力氣,才有滿滿收穫啊!

小農特區:清明採梅去

依著四季更迭,梅農們搭配自然農法,今年青梅的收成並不如去年,因為去年是梅子採收旺季,今年收成數量則會稍減,在交通不便且較為偏遠的梅山上,一切耕作回歸自然、回歸原始

梅果就像橄欖果實一樣,成熟度不同會影響著營養成份和風味,所以也依熟度分別,運用了梅果口感的不同,研發了青梅、黃梅、陳梅三種口味的果釀,很適合日常又健康的飲料~

過去在莫拉克風災尚未嚴重侵襲這片梅林之前,批發商用便宜低價的方式大量收購高雄區的梅子,由於新鮮採下的梅子不易保存,所以當梅果採下時,須快速運送至加工工廠醃製保存,那時候梅農們多數不懂得如何醃製,而無法提高收購金額;在風災過後,在社會企業的協助下,提供梅農醃製梅子的方法並用合理的價格收購,協助開發大家喜愛的梅子製品,讓災區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重生。

初春時節滿坑滿谷的梅樹盛開著梅花,到清明時節一顆顆果實結在樹上,從開花到結果,一路上的道路雖然顛簸難行,但看見居民重生的希望,看見我們都要珍惜每一刻。

分享
處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