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節五大必吃傳統食物,避邪又祈福!
農曆七月鬼門開,中國人的鬼月,每到這個時候,長輩總會再三叮囑:
不要去水邊,會被水鬼拉走
不要晚上出門,會遇到"好兄弟"
不要披頭散髮睡覺、不要從後面拍他人的肩頭
不要半夜晾衣服........
除了一堆的禁忌,中元節都會多了些跟平常不一樣的食物,於是查了資料跟豆友們科普一下
1、吃鴨子
「鴨」有「壓」的諧音,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。鴨爪的形狀易把鬼的衣服抓掉,所以中元節全國各地都有吃鴨的習俗。
料理鴨時候,用上豆油伯春源純釀黑豆醬油,入味又好吃。一鴨三吃,看你要涼拌、滷鴨或是紅燒鴨皆可。
2、吃粗茶淡飯
在山東的獨陵縣,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「掐嘴節」,在那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。
吃得清淡,多少有無味,來點豆油伯金豆醬油增添風味!
3、吃扁食
在江蘇省的東縣鄉,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(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)。
煮扁食時放入豆油伯原味紅麴醬油,會更好吃!
4、包子
吉安放焰口時,法師向台下擲包子、水果。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,次年就可得子。小孩搶得包子,一生可不受驚嚇。
準備餡料的時候,調味加入豆油伯金美滿無添加糖醬油,讓包子更美味!
5、餃餅
浙江省天台的人們會在中元節吃「餃餅」,一個類似春捲的食物。有傳說說餃餅是濟公在國清寺時,看到每餐都有食物被剩下,就把剩菜包入炸過的卷皮里,不浪費下一餐也能吃。
不管是吃水餃還是春捲,沾醬最重要了!這時就來點豆油伯甘田薄鹽醬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