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,豆油伯團隊走出辦公室拜訪農民,這次拜訪的是提供豆油伯「小麥」和「原生種小黑豆」的嘉義農民蔡大哥

愛上我們的家人,從一顆台灣原生黑豆出發

為了共生共贏,為了做出豆油伯,堅持的純釀甘醇好滋味,團隊常走訪台灣,拜訪各地農民,尋找專屬於豆油伯自己臺灣醬油的材料。

那天午後,我們從堤防上遠遠的就看見,農地裡有三位老嫗,彎著身軀,俐落著的將手上的農作物,一把一把的割下,我正疑惑著,不是應該有機器,可以加速處理農作的收成嘛?蔡大哥回答說:「因為今年小黑豆收成不好,所以只好用人工採收,你們眼前看的那3位,平均年齡是65歲以上,最年長的已經80幾歲了。」

愛上我們的家人,從一顆台灣原生黑豆出發

我們十分驚嚇看了彼此。「可是用人工採收,人力成本不是會增加嗎?而且她們年紀都很大了!」

蔡大哥搖搖頭說:「沒法度阿~,願意做的人越來越少,肯做的人歲數也越來越高,不過不要一直覺得務農很辛苦,這樣會沒有年輕人會回鄉務農,我們也是做得很開心啊。」

那天寒流剛走,呼嘯的風中,還有殘留的冷空氣味道,我們在堤防上,看著玉米田和小黑豆田,交錯座落在一大片土地中,蔡大哥運用,嘉義東石地形和氣候種植農作物,藉由強勁的風可以減少蟲害,取代農藥噴灑,然後用玉米田當作防風的自然屏障,保護著小黑豆,在人力資源不足的狀況下,蔡大哥依然堅持用有機耕作,種植農作物,辛苦,但似乎有一種對這塊土地的愛。

無毒耕作,有機栽作,這條路在台灣,似乎還有漫漫長路要走,但希望能透過更多的食農資訊,讓大家都能更了解,這塊土地有很多人,默默的在這條路走著。

愛上我們的家人,從一顆台灣原生黑豆出發

今年天候不理想,收成不佳,原本種了11甲的豆子,實際上只收了2甲,平均每一甲,採收的量是一到兩噸,這樣回收的價格,跟目前大量進口的黑豆比起來,成本效益太低。但好的黑豆,不噴農藥,不經基因改造,不拋光,不噴灑保鮮劑,是用來釀造醬油中,是台灣傳統最佳的材料之一。所以即便只有少量收成,豆油伯也只會使用,這些台灣在地原生種黑豆,不進口便宜黑豆來大量製造。

台灣在地原生種小黑豆,經過人工揀選、日曬,再運到屏東豆油伯專屬的工廠,然後再經過一連串釀造或焙炒,而成為了大家眼前的商品:【金桂醬油】、【黑豆輕鬆飲】、【有機黑豆】,因為收成的關係,所以今年的金桂醬油是真的非常限量。

愛上我們的家人,從一顆台灣原生黑豆出發

回屏東的路上,在想著,台灣最美麗的風景,其實是這塊土地,跟居住的人共生的模樣,豆油伯希望把農民們堅持的好作物,做出好的成品,這滿滿的心意,給豆油伯的朋友,給懂得照顧自己跟家人的消費者。這份無添加的心思,最純粹

延伸閱讀
分享
處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