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曬麥篇】

春雷響起,春雨落下

春天的天氣時好時壞、時冷時熱、時雨時晴。

每年三月和四月是小麥採收的季節,趁著梅雨季還沒來之前,採收下來的小麥在艷陽下曬得更乾燥,減少麥穗溼度,減少害蟲附著於上,小麥更能保存。

豆油伯小農【曬麥篇】-蟲吃過的,鳥吃剩的,才是我們的

 

蔡大哥說:「趁雨還沒來,緊趴日,謀後雨來收袂哩!」

曬麥場上,有成群的麻雀嘰嘰喳喳趁機打劫了正在曬太陽的麥子們,但農民們卻淡定說:「毌要緊~故載因呷!

在這裡看見的都是和大自然共存的畫面,

蟲吃過的,鳥吃剩的,才是我們的

彼此各司其職,為溫飽自己的肚子賣力生活著。

豆油伯小農【曬麥篇】-蟲吃過的,鳥吃剩的,才是我們的

嘉義東石風大,靠近海邊,溼氣也比較重,要找一個無遮蔽物的廣場曬麥,不是一件太難的事,以前曬麥是家家戶戶常見的景象,盛產季節還能看見大馬路上鋪著小麥,現在卻要到特定的農區中,才能一瞧此景。在曬麥場上看著農民時不時翻動著麥粒,動作雖然簡單,但其實要讓每顆麥都能平均受熱,而在翻動過程中,也可以同步過濾一些雜質(例如:碎石、土壤、小草等),達到初步過濾雜質的效果。

豆油伯小農【曬麥篇】-蟲吃過的,鳥吃剩的,才是我們的

曬麥場的另一端,有前陣子剛採收完的小黑豆和黃豆,先初步進行人工分類,農民們手眼協調先將易見的小石頭和乾草挑出

豆油伯小農【曬麥篇】-蟲吃過的,鳥吃剩的,才是我們的

再到機器中進行第二階段的篩選並裝袋。

分享
處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