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梨
給屏東青壯年一個留在家鄉的機會
鳳梨,給了屏東青壯年一個留在家鄉的機會
長遠來看,生意買賣本來就有所起伏,有退單也會有追加的時候,追加訂單卻無貨可賣,那捶心肝的感覺不會比退單差.
台灣人口老化、農村青年人口流失是現在進行式,即便隨著眾多資源與政策都在鼓勵青年返鄉,然而生活中的「離農」才是台灣目前最大的課題.
屏東的鳳梨栽種面積超過3500公頃,超過台灣栽種總面積的40%.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鳳梨果農合作社,可以提供至少100名年齡介於22~35歲在地青壯年穩定的就業.
問合作社年輕老闆為何選擇創立果農合作社?
老闆簡單的回答:有自由(雖然鳳梨採收期每天要早上四點半起床),而且可以幫農民.
至於可以讓年輕人留在家鄉這件事情,的確是意外,但現在卻發現這是很重要的事情.
鳳梨,此時來看似乎是買(搶救)跟不買(搶救)的問題,然而農業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如何讓非都市區的產業與生活問題,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
面臨高齡化社會的台灣,留住一位青壯年在家鄉,守護的就是一個家庭,甚至一個地方產業.
#豆油伯挺鳳梨農
#鳳梨有難人人有責
#限定促銷活動即將登場
#藍天農業生產合作社